微博引发的焦虑症你知道吗?郑州金水中医院介绍:“今天你织围脖了吗?”随着微博的火爆,越来越多人开始“迷恋”微博,网友中甚至出现了一大批“微博控”,他们没日没夜地上微博,一上就是十多个小时,甚至放弃睡眠时间……继网瘾成为热议话题之后,微博成瘾也为人们所关注。有警示,微博成瘾不可小看,它很可能导致焦虑症和强迫症。
上厕所也要“织围脖”
发微博,被网友称为“织围脖”,开辟了一个分享彼此生活的平台,通过微博网友们可以了解朋友、明星、这个的状况,他们的心情、动态、思想等等,但是微博的风靡也让一些人被微博所控制,不上微博寝食难安。
微博成瘾引起关注
如今像这样沉迷微博的网友遍布网上。近日,新浪微博平台突然出现系统故障无法使用,好多网友立刻有了一种“被遗弃”的感觉,“心里空落落的”,没有微博的几个小时,他们“除了一直刷新、发呆,其他什么事都干不了”,对于这种状态,有人开始质疑,是“没有微博我们的生活就不能正常继续了吗?”
某网站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3人中,有78人(26%)每天打开电脑的件事就是上微博;有45人(15%)出门在外使用手机,随时随地发微博,上厕所也不耽误;而有18人(6%)每天发微博1条以上;有84人(28%)至少每天上1-3次微博;只看微博不发言的有21人,有空才上微博的42人;不知道微博的仅12人。
为什么我们不可抗拒地按动手指?不舍昼夜、目不转睛地刷新屏幕?因为微博提供了太多的可能性。一不小心发个照片,就可能成为‘微名人’,让习惯被忽视的自己欢欣雀跃;一不注意提个问,话题就可能成为讨论的焦点,发现自己也可以向输出思想;一不留神说句话,回帖就可能成为某某名人微博的沙发,与明星‘亲密接触’。
“微博就像从虚拟中伸出一双大手,将我们紧紧抓住,让人感到‘我博故我在’,进而沉醉其中。”有网友如此道出“微博控”们的成就感。
近来,继网瘾成为热议的话题后,微博成瘾也为人们所瞩目。对于什么是微博成瘾,心理学家解释,根据28年11月8日出台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如果个人平均每天用于非工作学习目的连续上网超过6小时,且符合以下症状标准超过3个月,即为“网络成瘾”,主要表现为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怒、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反应。
心理学家指出,成瘾标准也要在以下5条至少符合1条: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程度;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固执地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的危害仍难以停止;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每日上微博6小时,且符合以上症状标准超过3个月,即为微博成瘾。”心理学家还给出了更为明确的判定标准。
微博控会导致个体与社会的隔离
“一些成瘾的网友通过上微博来实现自我认可、自我价值,从而获得身心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成就感越增加,他就会越多发微博,越关注评价;越多发越关注成就感的增加。这就形成一个循环,也就越来越成瘾。”对于如何成瘾,这样分析。
表示,微博控现象反映了现代人人际关系焦虑,导致对网络的过度使用。现代社会每个社会成员都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信息焦虑症和信息依赖症。传播进入全媒体时代后,每个人都是传播的参与者。过度沉迷于微博,可能导致个体社会功能缺失,个人与现实社会隔离,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同时建议,微博控们应加强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在家庭和朋友方面多沟通,减轻网络依赖。
专业为患者推荐:
郑州金水中医院精神科温馨提示: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您也有所了解,如果您有精神疾病方面的问题需要解答,郑州好的精神病医院精神科在线可以帮你解决也可以直接点击在线咨询,在线一定会以专业的知识为您解答。